慢病毒包装是指在体外生产出有感染能力但无复制能力的慢病毒颗粒的过程。最终得到的病毒颗粒可以感染目标细胞,并将目的基因整合到细胞的基因组中,实现长期、稳定的表达。但慢病毒包装实验常常出现许多问题影响最终效果,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01 感染效率不足
荧光标记<30%,qPCR检测载体拷贝数低。
原因和解决方法:
a.MOI设置不当:
根据文献或说明书提供的参考 MOI,可在其上下各设2个2倍梯度验证即可。
b.细胞不适合用慢病毒进行感染:
慢病毒适用于大部分细胞系,例如肝细胞、心肌细胞、肿瘤细胞等,但也有一些细胞不适合用慢病毒感染,可能更适合用腺病毒,可查阅文献确定。
c.细胞本身较难感染:
悬浮细胞可使用平角离心转染法,其他一些较难感染的细胞可进行二次感染法感染。
02 细胞死亡明显
感染24 h内出现大量漂浮细胞,细胞死亡明显。
原因和解决方法:
a.MOI(感染复数)过高:
需要摸索寻找最适合的MOI,降低MOI值。
b.病毒上清本身毒性较大:
缩短转染时间至,随后换液。
c. 细胞本身较为敏感:
更换其它细胞进行尝试。
03 病毒滴度低
qPCR或ELISA测得的病毒滴度显著低于预期。
原因和解决方法:
a.转染效率低:
检查293T/293FT细胞代数(<P20)与融合度(70-80%)。
换用PEI、Lipofectamine 3000等转染效果较好的转染试剂;优化DNA和转染试剂比例。
b.质粒质量差:
A260/A280 < 1.8或盐离子过高会抑制慢病毒包装,可重新中提或大提质粒。
c.包装质粒比例失衡:
优化不同质粒包装系统的质粒比例,可参考需要根据具体使用的质粒组合和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可以从文献或产品推荐的比例范围进行摸索。
04 病毒滴度不稳定
同批病毒冻存一段时间后滴度下降。
原因和解决方法:
a. 反复冻融:
首次收获后即用0.22μm滤器分装为50-100μL小管,一次性使用。
b. 操作条件不一致:
尽量选取状态相同的细胞进行操作,实验条件每次严格一致。
产品推荐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产品货号 |
慢病毒包装试剂盒 | Lentiviral Packaging Kit | C230129 |